我是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2021级音乐表演本科1班的吴玉婷。经过近半年的拼搏,我以366分的成绩成功上岸成都大学音乐表演专业。这段考研旅程,不仅让我收获了专业知识,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中成长。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备考经验,希望能给同样热爱音乐、志在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启发。
我的初试成绩
考研总分:366 分
上岸院校:成都大学
专业:音乐表演
一、考研心路:在压力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节奏
2024 年 7 月,我正式踏上考研之路。这半年里,我经历过单词背了又忘的挫败,感受过考试科目临时更换的焦虑,也体会过深夜背书时的孤独。但正是这些经历,让我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。每当压力大时,我就会去操场跑两圈,或者弹弹吉他放松心情。我始终相信,保持积极的心态,是这场持久战的关键武器。
展开剩余69%二、公共课备考:稳扎稳打,夯实基础
▶ 英语:从单词到真题,步步为营
单词积累:从大一开始,我就养成了用「墨墨背单词」和「不背单词」APP 背单词的习惯。通勤、吃饭时,我都会掏出手机刷几组单词。到备考后期,我开始手写单词,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易混词和高频词,考前至少过了 8 轮核心词汇。 真题精研:暑假跟着机构网课学习,每天精读 1 篇阅读真题。我会把生词整理到笔记本上,用艾宾浩斯记忆法定期复习。印象最深的是 2019 年的一篇阅读,生词特别多,我反复翻译了 3 遍,终于吃透了每一个长难句。 作文模板:跟着石雷鹏老师的课程,我总结出自己的作文框架。每天练习 1 篇大作文和 1 篇小作文,从套用模板到灵活创作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。考前用近 5 年真题模拟,每次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。▶ 政治:紧跟节奏,把握时政
基础学习:暑假每天跟着机构的直播课学习,老师用幽默的方式讲解知识点,让枯燥的政治变得生动有趣。我会边听课边在书上标记重点,课后立刻完成配套练习题。 刷题冲刺:后期狂刷机构发的练习题,重点攻克错题。时政部分是我的薄弱项,多亏老师整理的时政热点合集,帮我节省了大量时间。肖四肖八出来后,我把选择题刷了 3 遍,分析题结合老师总结的答题套路背诵,做到心中有数。三、专业课备考:迎难而上,突破瓶颈
▶ 曲式和声:临危不乱,高效突击
备考后期,学校突然宣布更换考试科目,这让我措手不及。虽然本科阶段学过曲式和声,但基础并不扎实。我迅速调整计划,在网上找了大量网课和资料,跟着老师系统学习。每天刷《和声 351》练习题,分析经典曲子的曲式结构。最后一个月报了一对一课程,让老师帮我批改作业、查漏补缺。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灵活应变和持续练习,是攻克难题的关键。
▶ 中西方音乐史:7 轮背诵,厚积薄发
成都大学的音乐史参考书有两本,内容繁多。我采用「葫芦丝背书法」,把知识点分成模块,每天制定背诵目标。早上朗读,下午默写,晚上复盘。多亏学姐帮忙勾画重点、提供真题,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。中后期,我开始限时模拟答题,练习快速组织答案的能力。遇到不会的题目,我会联系同时期的音乐流派、代表人物进行论述。7 轮背诵下来,那些原本陌生的音乐家、音乐作品,都成了我笔下的「老朋友」。
四、写在最后:慢慢来,比较快
考研就像一场马拉松,比的不是谁跑得快,而是谁能坚持到最后。备考时,我常把「慢慢来,比较快」这句话贴在书桌前。每当觉得焦虑,我就告诉自己:按自己的节奏前进,认真走好每一步,结果自然不会差。
现在回头看,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、反复修改的曲式分析报告、背得滚瓜烂熟的音乐史知识点,都成了我最宝贵的财富。如果你也心怀音乐梦想,那就勇敢出发吧!愿每一个努力的你,都能在考研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,在成都大学的舞台上奏响青春的乐章!(来源:江西工程学院)
发布于:北京市51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